一批未来产业正在加速融入工作和生活。白米矿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彭蕾通讯员胡希胡静“今年,我们顺利完成首例交付,多慢病AI智能管理系统在第一家三甲医院投入试点。” 11月9日,武汉康诺芯半导体有限公司负责人冯凌在第二届黄石未来创新创业大赛上分享了好消息。去年,这家位于黄石(武汉)科技园外的公司,凭借医疗芯片、医疗AI算法、可穿戴设备等前沿技术参加了比赛。一年后,公司从竞争领域走向市场,产品从实验室走向现实。 6G、人工智能、氢能源、未来健康……这些听起来还很遥远的产业悄然走进了黄石人民的视野,融入了城市的生产生活。 2024年,黄石将成为他是第一个推出未来产业规划的省份,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新一代移动通信、氢能源等十大未来赛道。遵循“使用”导向,一批批未来工业项目在工厂车间、矿井巷道、公共区域等城市空间扎根,将新生活、未来生态变成“试验田”。走进宏盛铜业的智慧大厅,1000多平方米的集中控制中心汇集了全厂10万多个智能传感点的数据。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智慧大脑”中介实时做出调度决策,一键下达工作指令。今年,宏盛铜业正式立项“黑光工厂”项目,以6个地区38个子项目持续推进,推动有色冶炼加快迈入“智能制造”时代。从工业互联网应用到深度与AI融合,黄石“智能制造”工厂崛起的背后,是新一代通信技术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黄石,一座曾经以钢铁水泥为基础的传统工业城市,拥有6000多个5G基站,城市千兆光网络覆盖率达247%;大冶湖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阳新城北工业园纳入国家10G试点,黄石新港哈索列入“双10G园区”,算力规模超100P。千兆网络的速度和极致的计算能力让更多未来的梦想扎根于现实。 “回到黄石工作需要办理哪些手续?”在黄石市民家里,从上海回来的李女士咨询了数字虚拟助理“黄小政”。过了一会儿,对话框中出现了一份材料清单:身份证、原件ins存款证明和银行账户信息。经过一番交谈,“黄小正”很快就明白了女士的具体要求。一个“人”熟练掌握1789项政务服务,还能听懂武汉等地方话。借助未来通信技术与人工智能的强强结合,“黄小正”可以轻松解决当下让大众眼花缭乱的导航难题。在矿井数百米深处,湖北星帆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智能无人机进行巡查。从高大的工厂烟囱、风力发电机,到林区、矿山等复杂环境,这类无人机就像进入无人居住的土地,成为工人的安全专家。 2024年,星帆落户黄石。依托清华大学研究团队研发的智能无人机飞控算法技术,无人机可以在无信号的情况下运行。它仍然可以自动飞行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独立完成任务。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地方院校将与公司合作建立p场景工业模拟培训,城市矿山、电厂将为公司提供真实的应用场景。